News Center
赤峰心理咨詢為您解讀心理學中的“安慰劑效應”,也是我們經常說的“心理暗示。安慰劑效應”源于《臨床研究》的一個經典案例: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干預,但卻“預料”或“相信”干預有用,而讓病患癥狀得到舒緩的現(xiàn)象。
這類人雖然獲得了無效的干預,但是卻預料或者相信有用,以讓病患癥狀得以減輕的一種現(xiàn)象。赤峰心理咨詢提示您:安慰劑效應又稱為假藥效應或者被期望效應,通過引導需要安慰人的主觀意識,從而達到被安慰的效果。
安慰劑效應,在日常生活中,特別在我們生病過程中很常見,比如某個病人被誤診為癌癥,就會一直陷入不安中,反而更加夸大自己的病情讓自己越來越焦慮,但是如果碰到有耐心的醫(yī)生給予自己肯定的回應:“沒事,你這不是什么大問題,很快就會好起來”突然就感覺自己的病好了一大半了,有如靈丹妙藥一般。
很早之前聽過一個故事,有個病人看到自己的窗前有一棵大樹,生機勃勃、充滿動力,本來這個病人都已經是絕癥了,活不了多長時間了,可是他每天都在看著這棵樹,看著它長出新芽,看著它枝繁葉茂。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醫(yī)生可見這個病人居然奇跡般的有了好轉,這或許就是安慰劑效應起了作用吧,他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,就好比自己也重 生了一樣。這就是赤峰心理咨詢為您解讀的安慰劑效應。
服務熱線:0476-8381269(工作時段,由辦公室助理接聽)
移動電話:18247665988 (微信同號)
總部地址:內蒙古自治區(qū)赤峰市紅山區(qū)萬達商務樓